Wednesday, September 22, 2004

Unified Media v.s Audience's Creativity

人類所使用的媒材似乎不管哪一種都有缺陷
總是不能完整的傳達設計者的意念..所以才需要運用多樣的媒材以傳達完整的概念
例如: 實體模型、文字、圖像、影片等交互運用

曾經想過..那麼在未來是否會有Unified Media(我自創的名詞)的出現?
如同物理學上的final theory一般..一種"大一統的媒材"
可以同時傳達所有媒材的概念而不會有任何缺陷
可以完美的傳達設計者腦中的意念而不會失真
不論設計者的想法有多抽象..或是超越空間的概念都能夠傳達給觀者
這樣一個完美的媒材

曾經把創造這樣的媒材當作一個目標..
但是慢慢地..開始發現這是個過度浪漫的想法..太天真了

然而並不是這樣的媒材不可能會出現..

而是這樣的媒材..沒有存在的必要!

隨著自己的觀察..慢慢地發現..其實設計的傳達該是一種互動的過程
設計者將自己的意念利用不同的媒材進行創作而為不同的作品
觀者觀賞不同的作品..也用了不同的方式去解讀
因為媒材的缺陷..不同媒材會被解讀出不同的結果..
甚至同一作品也會被不同人解讀為不同的結果..
很好玩的是..很多被後人分析出來的東西其實原本設計者根本就沒想那麼到
這過程很面熟?....其實就是瞎子摸象啊....
但是我想了一個比較好聽的名詞來形容..觀者創意Audience's Creativity

也因為加入了觀者的創意..作品可能好壞評價兩極..
有人覺得膚淺..其實可能是觀者自己沒看出來
(設計者在這時當然會跳出來埋怨說遭到曲解其實自己的作品是有深度的)
有人覺得有深度..搞不好只是觀者想太多過度解讀
(設計者當然不會否認這些過度解讀的想法以免顯得自己的設計膚淺)

我們可以這樣來看..傳達能力越強的媒材..越沒有創意空間..反之亦然

如果這樣來看..由於媒材的缺陷..設計作品變成了設計者與觀者的共同創作
如同某漫畫中的形容..一局出神入化的棋局..需要有兩個天才棋士的對弈才會出現
一個好設計作品..除了有創意而善於表達設計者之外..也需要有創意擅於解讀的好觀者
也就好像每個參加比賽的人都不希望遇到蠢裁判的意思....

觀者的創意重不重要..從文字長久以來還是存在來看..觀者的創意非常重要
文字算是一個相當嚴重缺陷的媒材..沒有視覺..沒有空間..沒有聲音..沒有動態
但卻也是一個擁有極大觀者創意空間的媒材..觀者透過文字的描述可以自己建構空間產生意象
我們可以在看不見的城市文中..任意創造自己想像中的看不見的城市..如同真實看見
但卻無法看著三國誌遊戲中張飛的濃眉大眼圖像想像其實他是個白面書生..甚至還會畫畫吟詩

一個有創意有自我想法的所謂好觀者..多半會比較喜歡文字大於實寫的圖像..
就像我們最常聽到的用來稱讚的話"每次看都有不同的體驗..怎麼看都不會膩"

那麼如果有了Unified Media出現的話呢?情況就不同了
Unified Media可以用幾乎就是複製的方式..把設計者的想法複製到觀者的腦中..
好處是..因為傳達能力完美..想像空間就是無..設計者想什麼..觀者就想什麼
但可悲的是..這變成了單方向的灌輸..創作變成了只有設計者的想法
設計不再是共同創作..視野變得狹隘..不會有無限擴張的機會
作品也不再有討論的空間..因為觀者都經驗到相同的東西....
這還滿無趣的....

Eisenman做的實驗是讓作品充滿無限的想像空間..所有的一切都讓觀者自行想像創造
我倒是認為這又有點太over了....
這麼做的話..作品跟隨機產生的亂七八糟東西有什麼兩樣?既然同樣都是任人解讀的話
設計者無法引導觀者的創意發展..那設計者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要這樣的話我們隨便到路邊撿個紙團也可以憑空想像出一個空間來啊..何必要設計者?

理想的方式或許該是一個平衡點..設計者運用媒材的缺陷作為在設計思考空間的限制..
讓設計者的創意能引導觀者的創意發展方向..最終共同構成作品
要做到這樣..創造更多樣化的媒材或許會比發展一個大一統的媒材來的正確吧我想

所以Unified Media沒有必要存在..那會抹煞人類最尊貴的價值 - 創意
media的缺陷反倒成為創意的救贖..
就好比在I,Robot中..人類的不完美創造了看似完美實則有邏輯盲點的三大法則
但最後卻也因為這不完美所導致的有缺陷的機器人..救了全人類與類人類..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