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05, 2009

[老文] 潮流文化與設計

這是去年在跟網友討論潮流文化與差勁設計時,我所寫的文章
一直沒有轉到這來,剛好前陣子有朋友提到這篇文章,就去弄過來了

--
我個人倒是覺得這類設計文化的核心價值就在於其「沒意義」、「無厘頭」

有深度、有內涵、有想法的設計是很有可能變成經典,成為跨越時空的存在
但或許所謂的潮流設計,根本就沒想過要流傳千古或是傳揚後世
他們只是在當代發出自己的聲音,想做啥就做啥,想怎麼搞就怎麼搞
這些聲音只是無端端加毫無意義的大吼,根本就沒想過要發出什麼有道理的語言
不談深度、不談價值、不談意義、沒有壓力、沒有情緒
我想倒是挺能反應目前普遍年輕一輩的價值觀?

話說這樣的文化跟當年的所謂普普藝術的發展倒是有那麼幾分雷同
只是要是聽到有人說潮流文化是在追求自我?我就會覺得有點好笑了
不深求、不探索,是不可能呈現出什麼獨特的自我的


而會有這樣的狀況或許是因為行銷帶來的效益太大了
越來越多人發現行銷包裝的重要性,卻因為過度注重而本末倒置了
但從經濟的角度上是正確的,因為「強化行銷」帶來的效益的確是超過「重視設計」

這種模式就好像某家麵攤的湯明明是清水加味素
然後配合的媒體卻能寫出
「喝一口湯感覺到濃濃的大骨味與精燉50天的蔬菜香味...」
「身為美食饕客,不來吃你就稱不上是個有sense的高品味人士..」
然後..故事就會像國王的新衣一樣..許多人卯起來鼓掌甚至呼應但同時也極力隱藏內心的困惑
就等哪個不為資訊迷惑純粹由心感受的小朋友來點破這一切..

這也讓人聯想到一部電影「態度」,是最讓我覺得可笑的電影
明明沒有態度,卻用了電影包裝的手法與各種行銷的方式,搞得好像是充滿熱血與勇氣等正面態度的一群人
但是呈現在各種負面新聞以及面對國際賽事的態度上,卻更讓人感到無比的諷刺

設計的過度包裝與商業化已逐漸是一個問題,但也是一個趨勢
「多樣化風格同時並存」、「不以二元式來區分好/壞設計」是當代設計或說後現代以後的主要特色,也是設計史發展至今非常重要的價值觀
(雖然我自己也實在很難認同所謂的潮流叫做設計啦,頂多稱之為「類設計」,他們雖然運用了「轉換」、「結合」、「取代」等設計的思考模式,但卻把這樣的方式給"技巧化"了,無視背後的精神與概念)
絢麗奪目的表面的確會在短時間內吸引目光,甚至成就利潤
但最後會深植人心的只有精心安排巧妙構思的真。設計精神
當越來越多的使用者看穿了表象接觸到了設計者的心意而感受到共鳴後
達爾文的物種淘汰論點同樣也會發生在現在這樣良莠不齊的大量設計產出市場上

No comments: